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动态简讯 > 文博信息  >  正文
和合共生 文明互鉴 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发言摘要
发布时间:2023-09-07 16:22:21

发布时间:2023-09-06来源:国家文物局

9月5日,由国家文物局、中国日报社、亚洲新闻联盟主办,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等承办的“和合共生,文明互鉴”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京举行,与会中外嘉宾围绕“文明交流互鉴:我们共同的责任”,从践行全球文明倡议、让文物活起来、国际传播的全球愿景与中国责任、以新闻的力量对抗“历史健忘症”、中国文物国际交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吴哥古迹国际保护行动等方面发表精彩演讲,生动阐释了和合共生,文明互鉴的深刻内涵。现采撷论坛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吴哥古迹国际保护行动 文明互鉴的现代典范

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秘书长、柬埔寨文化艺术部副国务秘书 贡维列(Kong Vireak)

吴哥窟是高棉文明的中心,是东南亚最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自19世纪中叶被重新发现以来,吴哥窟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曾经,许多柬埔寨文化遗产饱受内乱之苦,不断遭受各种破坏,1992年吴哥被列为濒危的世界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国际社会共同伸出援手拯救吴哥。受益于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地保护机构的援助和技术支持,柬埔寨重启遗产保护和修复工作,并开展新的研究和发现,吴哥成为真正的和合共生,文明互鉴的中心之一,展现了不同文明之间应该如何和谐相处。

吴哥吸引了许多考古学、历史学、文化保护等领域学者的关注。柬埔寨为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下决心加入国际社会,与本地区和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共同签署了有关文化合作和交流的谅解备忘录,以及关于限制从柬埔寨进口各类考古文物的协定,作为打击文物和文化财产非法贸易的措施。

柬埔寨是很早便受到佛教和印度教影响的亚洲国家之一,并与中国保持着外交和贸易关系,柬埔寨文明曾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华文明的影响,中国政府自1998年参与吴哥的保护工作,一直持续至今。中国担任柏威夏寺保护与发展国际协调委员会主席国以来,在柬埔寨北部柏威夏寺保护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协调委员会为保护和发展吴哥历史遗迹所采取的行动,是国际团结合作的突出例子。

伴随着过去30年吴哥遗址保护工作,该地区得到很好的发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机会有所增加,吴哥成为探索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实验室”。今年4月,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在西安成立,成为推动国际合作和政府间对话的国际平台,将对文明交流互鉴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全球文明倡议提供文明包容范例

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 翁诗杰(Ong Tee Keat)

此次会议的召开非常及时,让人惊喜,因为当前世界正沿着地缘政治的裂缝而分裂多年,文化遗产保护由各国的遗产治理来决定,从一般公众的角度来看,文化遗产在促进文明接触和互动方面的重要意义不容易被人感受到。全球多国曾深受殖民主义的影响,在经历了殖民主义者长期的规范屈尊之后,文化自信很难在新的主权土壤里找到生长的空间,随着中国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向人类提供公共产品,包括10年前的“一带一路”倡议,到现在的全球文明倡议,冲击了这一世界秩序。

在刚刚结束的南非约翰内斯堡第十五届金砖峰会上,金砖扩容清楚地表明了发展中国家对于全球治理改革的集体愿望。中国一次又一次地向世界清楚地表明,民主模式和维护人权是基于各自的文明规范和各自不同的社会优先事项,应尊重各国之间不同的文明。

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以来,我们认识到,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尤其是在多极世界中,一个新的包容性、包容文明多样性的范例是可能的,所以多元化的世界不会像亨廷顿所说的那样,注定会走上文明冲突的道路。

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 谭平

文物展览承载历史文化、传承灿烂文明,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增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载体。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国家文物局带领下,策划实施了340余项国家级重大文物展览,足迹遍布世界五大洲 60 余个国家和地区,观众人数超8000万。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大型出境文物展览,曾在15个国家和地区巡展,成为外国观众了解中国悠久历史文化、感知中华灿烂文明的重要窗口。“中华人民共和国青铜器展览”“中国考古的黄金时代展”“盛世华章——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精品展”“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天涯若比邻——华夏瑰宝展”……随着文物展览国际交流制度机制逐步完善,中国出境文物展览数量快速增长、影响力大幅提升,一系列文物展览已然成为国之交、民相亲、心相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为推进双边、多边关系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是名副其实的国家“金色名片”。

进入21世纪,中国文物展览开启探索海纳百川、包容互鉴的文明交流合作之道,实现了从“我是谁”到“我与世界”的转变。其中,最令人动容的是曾幸免于战火摧残的200余件阿富汗珍贵文物,先后在中国8个城市巡展4年,引发观众对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深邃思考:只有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未来,中国文物展览将策划考古中国、大河文明、石窟艺术、丝绸之路、中国汉字等中华文明系列展览,引进举办世界文明精品展览,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人文交流合作渠道,丰富展览内容,创新展陈表达和内容场景,推动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百花园。

让文物活起来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 陈名杰

近年来,北京市文物局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着眼“让文物活起来”“让交流动起来”“让声音传起来”,盘活文物优势资源,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高质量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播工作。

注重发挥首都文物资源价值,探索历史文化场所在对外交流中的创新使用,结合中轴线申遗、三条文化带和博物馆之城建设,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服务对外工作。同时探索挖掘皇家园林、特色胡同、传统院落、主题博物馆等空间潜力,打造一批外交活动的“小而美”“雅而秀”的特色场地,加强万宁桥、永定门等中轴线遗产点保养维护,充分利用革命文物资源,积极探索文化遗产在国际交往场景中的活化利用。

为增进文明交流谱写亚洲新篇章贡献首都力量,围绕文化遗产保护新理念新技术,举办“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世界遗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2023-2035)》中,就如何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服务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等方面作出全面系统规划。

北京市始终把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维度,着力打造“世界遗产在北京”文化品牌,发布《世界遗产在北京》手册,推介北京7处世界文化遗产,举办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与哈德良长城开展“双墙对话”,开展中法文化交流,举办“北京白塔文化周”和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等系列活动,持续讲好北京文物故事,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

国际科技传播的全球愿景与中国责任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陈锐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文明的交流互鉴主体不同、方式不同,但都扮演着推动文明进步、技术革新、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国际科技传播为载体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以人文交流为纽带促进民心相知相通,已成为加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的重要途径。

要构建国际科技传播跨界融合交流平台,以科技为媒介打破国家间、学科间的界限壁垒,以更具包容性、更具亲和力的形式拓展国际民间科技交流新的局面。要搭建满足人才不同需求的个性化交流发展平台,以兼容并包的精神积极促进各行业、多领域、深层次的交流互鉴与共建共享,积极推动构建全面融合的跨界科技合作伙伴关系。要充分发挥人才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重要引领支撑作用,以更加开放的视野与更加创新的理念,加强科技界与国际社会各界的协同创新,促进多层次文明的交流互鉴,助力人才资源向创新优势转化。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是推动科技新闻工作者实现价值引领、精神感召、情感共鸣和群体共识的重要战略平台。在新发展阶段,科技新闻工作者们要坚持守正创新、跨界融合、精诚合作,以新思维新手段为科技传播工作赋能增效,推进传播数字化、传播社会化、传播国际化的多元协同,在营造社会创新氛围、厚植创新土壤、促进国际人文交流、增进人类共荣福祉上贡献更多的力量。

以新闻的力量对抗“历史健忘症”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邮报》总编辑 陶菲克(Mohamad Taufiqurrohman)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已经改变了世界,有时甚至超出了我们的认知。人们曾经被地理距离分隔,但是现在却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及时交流。对快速信息的需求导致了大量虚假信息或半真半假信息的传播,有影响力的人、关键意见领袖或一些煽动者传播这些信息给不知情的观众。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上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让我们陷入了“选择瘫痪”,不知道哪些信息是事实。即使我们最终能够掌握真相,有时我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些信息。这是我们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

透过最近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总统选举的事例,可以窥见随着我们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获取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我们很容易患上“历史健忘症”。像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邮报》这样的传统媒体,已经做好了应对“历史健忘症”的准备。俗话说:“新闻是历史的草稿。”这些“草稿”目前正在积累,有眼光的编辑可以用它们作为记录历史真相、对付虚假信息的武器。8月初,作为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邮报》创办40周年纪念活动的一部分,我们举办了一个名为“国家肖像”的摄影展,展示了印度尼西亚从一个闭塞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成今天充满活力的国际化国度的历程。

传统媒体也可以在艺术和文化领域巩固其作为历史守护者的角色定位。毫无疑问,随着世界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偏好也因之改变,作为发展趋势的观察者,我们应该去留意这些变化,从而生产出更多的文化产品促进各国更好地理解彼此、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和谐的世界。

共铸亚洲文明时代光彩

中国文物国际交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 李黎

中国一直致力于守护亚洲文化遗产。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在蒙古国、柬埔寨、尼泊尔、乌兹别克斯坦、缅甸、吉尔吉斯斯坦等6个亚洲国家先后开展了10余项历史文化古迹保护修复合作项目。

在文物国际交流合作工作中,中国文物工作者始终坚持平等相待,相互尊重,遵循最小干预、不改变文物原状的真实性、完整性原则,将文物保护工作融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助力当地民生改善。在尼泊尔文物建筑的震后修复中,采用当地传统工艺和做法,利用当地传统木材,最大限度利用震损老旧构件,聘用掌握尼泊尔传统雕刻技艺的工匠参与修复工作,促进尼泊尔传统手工艺传承和当地人员震后就业。在技术方面,始终坚持研究与实践并重,在周萨神庙,茶胶寺,王宫遗址等保护项目,将中国文物保护的经验、智慧、方案充分与当地文物特征、修复需求相结合,取得显著效果,两次获得骑士勋章。

十多年来,在柬埔寨、尼泊尔、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国等已完工的项目涉及建筑、岩土、结构、材料、考古、生物病害的勘察测绘专项研究50余项,受到多方肯定。其中,吴哥古迹保护国际行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的典范,闪耀着人文关怀与国际精神。尼泊尔总统班达里在考察九层神庙修复项目现场时表示,“九层神庙修复项目将尼泊尔古老宗教艺术与中国现代修复技术相结合,对文物采取保护性的修缮,值得学习。”

作为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秘书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将持续深化文物交流合作,在人员交流、联合考古、保护修复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不断扩大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为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注入文化遗产新动能。

中国中铁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探索

中铁科研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院长 王逢睿

中国中铁素以隧贯山河、桥架南北的大国工程助力中国与世界的互联互通,中铁文保技术团队则为守护传承中华文明持续贡献着自己的专业力量。在过去40年里,从丝路腹地到川渝蜀道,从大足石刻到乐山大佛,从敦煌莫高窟到新疆克孜尔石窟,从交河故城到希瓦古城,我们先后承担完成了包括43项世界遗产保护在内的近500项重点文物建筑与遗址的保护任务,在对一处处文化遗产的精心呵护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物质载体,践行央企的社会责任与文化使命。

集成创新的科技成果为我们解决现实难题提供了关键支撑。针对乐山大佛岩体结构疏松、材质劣化,文化层与风化层高度重合,我们制订了“最小干预,性状匹配,外观协调”的精细化工作原则,在佛身残损开裂部位的勘察中,均采用新型高精度、多维度的无损和微损探察技术,力求在对文物本体最小扰动的前提下获得大佛病害特征数据,为后期的抢救保护工作提供依据。在大佛佛身残损岩体修复中,我们把大佛历史修缮中所采用的传统“捶灰”材料的适用性评价与改性研究作为项目的技术重点,既凸显文物保护传统工艺的科学成分,又通过现代科技成果的应用提高保护成效。我们在项目实施之初就制订了技术工作流程与公众开放方案,力争在专家指导下精心做好大佛保护前期技术工作的同时,也获得正面的社会认可。

历经数代几十年的精神传承,我们孜孜以求、创新不止。在未来的征程中,我们将与各界同仁加强沟通交流,在更广阔的领域中,继续为遗产保护、文化传承和文明交流贡献中铁智慧与中铁力量。

(整理:李瑞 李元梅)

转自:浙江文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