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动态简讯 > 新闻纪事  >  正文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南湖革命纪念馆《红船起航》主题展正式开展
发布时间:2021-06-07 15:59:42

   6月5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南湖革命纪念馆《红船起航》主题展正式开展。




图片

起航!从一叶红船到巍巍巨轮

——写在南湖革命纪念馆《红船起航》主题展开展之际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

今天的七一广场,阳光照耀,鲜花簇拥;“南湖革命纪念馆”七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经过近3年时间精心筹备,改版提升的《红船起航》主题展在南湖革命纪念馆正式亮相。

图片

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世纪风云,这是一个历史选择的红色嘉兴,这是一份赓续百年的眷眷深情。

展厅内,“救亡图存”“开天辟地”“光辉历程”“走向复兴”四幅历史画卷徐徐展开,从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到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再到党在重大历史时刻的关键抉择,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跨越,最终迈向世界引领未来的新时代大国气象……数以千计的文物资料、雕塑绘画、视频图片,在5600平方米的空间里多角度、全景式呈现,峥嵘岁月奔腾而来——

图片

回眸一段波澜壮阔的世纪风云

站在南湖革命纪念馆一楼序厅,头顶巨型党徽照亮整个展厅,面前鲜花簇拥着红船,两侧的浮雕再现了一个个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寓意“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人民选择了共产党”。这一刻,无比神圣与光荣。

红船起航,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

走进展厅,“救亡图存”四个大字穿透时空,直击人心。左手边一件件“卖身契”、“捐官执照”史料揭露着清王朝的腐败衰落,右手边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扩张则在蒸汽机的意象里滚滚向前。坚船利炮,正对着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镶嵌其间,无声诉说着那时的中国如何一步步走向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一张巨大的“时局图”,一个通过复原唯美影像与实物破败模型交错展现的圆明园,更刺痛每一个人的心。

图片

“看起来很奇怪的是,鸦片没有起催眠作用,反而起了惊醒作用。——马克思。”这时,展览墙上的一句话让人看到了光亮。

原来,炮声隆隆,震醒了一部分先觉的中国人,他们开始求索救亡图存。

沿着展览向前走,在“反侵略”、“反压迫”、“不屈不挠”等发光立体字的映衬下,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一场场反抗斗争,通过图片、浮雕、文字、视频展现,我们似乎听到了那时的群情激愤,听到了那时的怒涛吼声。

图片

“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经延续了约十年之久,现在汇合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马克思。”维新变法、宪政救国、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却一次次均告失败。

所幸,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的折戟,为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预留了坐席。

图片

曙光降临。“开天辟地”拉开帷幕,百年征程开启新局。

图片

1919年,一场五四运动轰轰烈烈,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准备;一幅《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油画,生动描绘了新文化运动倡导者陈独秀,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开始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一幢两层民居,一个粽子,一碟白糖,一盆墨水,一支笔一本书,再现了陈望道首次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场景,成就了一段“真理有点甜”的佳话;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各地纷纷建立,他们像一颗颗火种,从四面八方汇聚成最耀眼的一束光……

图片

1921年7月23日,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106号召开,后因侵扰转移到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从此,一条小船和一个大党的故事开始了。“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

图片

一百年,征途漫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在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转折中开创新局……从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到改革开放实行,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实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图片

600多年前,当万户把自制火器绑在椅子上那一刻,一定不会想到,中国的神舟五号飞船已经实现了载人航天梦,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载着“祝融号”火星车的天问一号更已成功登陆火星;

100多年前,当京张铁路传来第一声汽笛,全世界不会想到,今天的中国铁路,以超过300公里的时速进入“追风时代”,高铁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正激发社会发展的磅礴力量;

秦山核电站、大兴机场、鲲龙号、港珠澳大桥……一件件“大国重器”,一项项“中国基建”,向着星辰大海,让世界刮目相看。

创造下一个更加辉煌的百年,中国准备好了。 

探寻一个历史选择的红色嘉兴

历史选择了嘉兴。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崇文重教的嘉兴,在上世纪20年代初便已是民主革命前沿阵地,出现了褚辅成、沈钧儒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更有20多种进步刊物。

在展览列举的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浙江籍成员中,包括了来自嘉兴的沈雁冰、沈泽民兄弟俩。沈雁冰,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茅盾。以笔战斗的他,是《新青年》主要撰稿人,也是《共产党》的积极投稿人。而经五四运动洗礼,加上兄弟影响,沈泽民也从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成长为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并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921年,我们党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本来是在上海开的,因为巡捕房要捉人,跑到浙江嘉兴南湖,是在水上开的。——毛泽东”“为了开会的安全起见,我们嘱托王会悟在嘉兴布置了一个会场。——李达”……展览中,一份份中共“一大”代表关于“一大”南湖会议的回忆资料,让百年前在嘉兴南湖发生的“开天辟地大事变”更加清晰起来。

图片

“我是在嘉兴读过书的,我想还是到嘉兴叫只船开会,嘉兴至少有熟人,嘉兴么至少有朋友,假使真正出危险么,我还可以通过熟人朋友,找嘉兴几个有名望的社会贤达,把他们请来帮忙。”这是展览中引用的“一大”卫士王会悟的一段话,朴实的话语把我们的思绪带回了100年前的那个震动寰宇的夏天。

1921年7月30日,正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开始不久,一个形迹可疑的人突然跑进会场,又借口离去。代表们意识到上海的会议地点不安全了。可是,此次大会还没有结束。代表们多次商量新的开会地点,但都不理想。就在这时,“一大”代表李达的爱人王会悟建议到她的家乡嘉兴南湖,租一条游船,以游湖为名,在湖上继续开会。她的建议得到了代表们的赞成。

王会悟,这个柔弱的嘉兴女子,名字是“会务”的谐音。在中共“一大”上海会议现场遭遇巡捕闯入、代表们身处危险之时,是她镇定、周详地安排了移师嘉兴的全程。

展览中新增的一幅油画,生动描绘了部分“一大”代表在南湖会议前一天登临湖心岛烟雨楼察看会议环境的情形,画面不仅展现了那群年轻人的意气风发,也把嘉兴的江南美景定格在那一刻。

图片

实景再现的鸳湖旅馆、宣公桥,多媒体影像呈现的狮子汇渡口,以及一整面错落排布的玻璃展柜中20世纪初嘉兴人的各式生活用品,都让人仿佛跟随“一大”代表们的脚步,走进了那个充满希望的嘉兴。

开会的那一天,代表们乘早班火车从上海抵达嘉兴。全新复原的火车头模型再现了当时情景。始建于1909年的嘉兴站就这样成为了中共“一大”召开的重要历史见证。

图片

当天阴有小雨,南湖湖面游船不多,画舫行至较为僻静的地方后,用竹篙撑住,王会悟坐在船头望风,代表们将带来的麻将牌倒在桌上作掩护。从临近中午到傍晚,他们在船上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中国共产党万岁!”低沉而坚定的声音穿透了20世纪中国的雾霭,就这样,一艘小船上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这一幕,被高清投影在一比一仿制的红船模型船舱内,并与周围声光电多媒体效果融合,振奋人心。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映照着这座红色根脉之城。当前的嘉兴,正扛起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地、长三角中心腹地、江南文化发祥地、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新发展理念示范地的责任担当和光荣使命,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聚焦党建高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增长极、“互联网+”高地、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绿色低碳循环城市、营商环境最优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行市“七张名片”,建设“五彩嘉兴”,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中的一个最精彩板块,奋力书写蝶变跃升、跨越发展新篇章。

镌刻一份赓续百年的眷眷深情

一部《共产党宣言》、一首写下初心的诗篇、一只先烈用过的皮箱……在南湖革命纪念馆收藏的一件件革命文物,记录着中国人民顽强求索的历史,彰显着无数先烈们甘为革命牺牲一切的初心,更镌刻一份赓续百年的眷眷深情。

这份深情,来自一代代中国革命者的信仰与初心。

图片

在展厅内,一面特殊的玻璃墙中,整齐地排列着60本不同时期不同版本不同语种的《共产党宣言》,而正中间,是一本蓝色封面略显沧桑的《共产党宣言》。这是南湖革命纪念馆的镇馆之宝,国家一级珍贵文物——《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本,由陈望道先生翻译。

那是1920年的一个春夜,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一间民房内,一个年轻人正奋笔疾书。母亲见他日夜不停地辛苦,特地弄来粽子和红糖。许久,母亲在屋外问道:“红糖够不够,要不要再添些?”儿子应声答:“够甜够甜了!”待母亲进来收拾碗碟时,却发现儿子满嘴墨汁,红糖却一点儿没动。原来,儿子竟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他便是陈望道。就是在这个僻静的小山村里,他完成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全部中文翻译,为中国革命引进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也留下了一段“真理的味道有点甜”的历史佳话。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濛访旧踪。”左侧中下部落款“董必武  一九六四年四月五日”。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深沉凝重,不仅浓缩了中国共产党在南湖宣告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更将他重访南湖寻觅旧踪、缅怀战友的激动心情跃然纸上,老一辈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和坚守,令人动容。

这份深情,来自一座馆对还原历史、昭示未来的孜孜追求。

在展览二层,一面墙上展示着58位早期中国共产党员的照片,其中有一张是空缺的。“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四处寻找每一位早期中国共产党员的照片,到现在还差一位——吴雨铭,我们还会继续寻找,直到补全。这不仅是还原历史,更希望让这些先驱为更多人所知所识。”

《红船起航》主题展的展陈面积共5600平方米,展线全长921米,设置文物资料1134件、场景(壁式)26处、雕塑6组、绘画作品8幅、多媒体(音视频)341个、图表(地图)41张、图片676张。在展陈改版工作中,工作人员孜孜不倦收集和挖掘文物史料,做到每一张图片、每一段文字都有出处,不断增强展陈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权威性。只为让展览更有艺术感染力和思想穿透力。

这份深情,来自一座城对红色根脉的崇敬与守护。

南湖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59年10月,最初设于湖心岛烟雨楼内。1985年9月,邓小平同志为南湖革命纪念馆亲笔题写馆名,当匾额悬挂起的那一刻,带来的欢欣和荣耀不仅是纪念馆人的,更是全嘉兴人的。

作为红船起航地,在南湖之滨建一座既有历史内涵又有时代特色的南湖革命纪念馆,一直是南湖儿女的共同心愿。1990年,四位市政协委员的提案促成了“我为南湖增光辉”活动,南湖儿女怀着对党的深情厚意,自发捐款360多万建造了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舍。2006年6月28日,在习近平同志的关心和支持下,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破土动工,又揭开了南湖革命纪念馆事业发展新篇章。

图片

“这是我的父亲,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中国共青团创始人之一俞秀松曾用过的皮箱,捐赠给南湖革命纪念馆,也算作为浙江人的一份贡献”“这1000把文物军号我收藏了40年,这次捐赠给南湖革命纪念馆,让英雄的革命故事回归到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这些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有关南湖红船的邮票,我也要捐给纪念馆”……这一份深情仍在延续。

      鉴往知来。从一叶红船到巍巍巨轮,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奋斗初心历久弥坚。让我们走进南湖革命纪念馆《红船起航》主题展,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激发信仰、汲取力量,奋力逐梦新征程!



来源 | 央视新闻、嘉兴发布